首先是低濃度,按我國衛生部1996年頒布《住房內氡濃度控制標準》規定,現有住房行動水平為200Bq/m。(如平衡因子選0.5,則相當于400Bq/m。)。按此計算,氡的質量含量僅為0.07×10 mg/m。而室內空氣甲醛的限值濃度為0.08rrlg/m。。可見室內的氡濃度的限值與其他有害的化學氣體的限值濃度相比要低得多。所以環境中氡濃度的測量方法的靈敏度要求很高。
匿其次是大波動,同一房間在不同的時間和季節氡濃度的波動范圍很大,可相差數倍到數十倍,因此快速測量很難得到有代表性的結果。
第三是高差異。同一建筑物里不同房間由于通風、裝修或生活方式的差異,里面的氡濃度往往會相差很大。即使是在同一單元,臥室與客廳中的濃度也會有很大差異。EPA(美國環境保護署)和美國癌癥研究會曾建議三層樓以下的所有房屋都應進行氡濃度的測試。
氡及其子體是無處不在的,要想完全避免氡的照射是不可能的。應該做些切實的工作,加強監測,加強輻射防護知識的宣傳,進行利益代價分析,從選址、選料、設計、通風、密封等幾個方面入手,把過高的室內氡降低,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為室內氡所設置的控制標準(在國際上一般叫行動水平),不能理解為安全與不安全的絕對界限,而應理解為根據危害的大小(包括發生概率的大小)和現實的財力物力來確定的一個可以合理達到的盡可能低的水平。這體現了通過代價一利益分析來實現的輻射防護最優化原則。現代輻射防護科學把生產活動的正當性、實施防護時的代價一利益權衡的最優化和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以及規定劑量限值等加以統一考慮,將社會的、經濟的和防護科學的因素通盤研究,這是公眾、主管當局和專家統一認識的前提和基礎。